坚定信念开创未来
员工科 崔桂梁老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万里长征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红军的气魄和面对困难的坚定信念。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它所铸造的长征精神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辉煌色彩,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长征已经过去八十年了,或许在许多年青人心中,长征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段历史……然而他们不曾想象,长征亲历者正带着他们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震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保护好我们的“水源地”,保护好我们的源头,我们的中国精神就能更好的得以延续。
长征丈量的不仅仅是距离,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和信念。环顾周围,部分青年教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些彷徨,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其实这就是思想上“缺钙”,缺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缺的就是长征精神。青年教师是教育行业的中坚力量,是教育行业的希望和未来,是一个具有显著优势,又有明显缺点的群体。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就需要用长征精神来引导我们青年教师,为我们青年教师补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通过弘扬长征精神,来感染我们的青年教师。
首先,要强化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
长征中,面对“左”倾错误的影响和干扰,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人间奇迹,其原因就在于拥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今天,固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航程的风平浪静。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甚至于原本清晰的思想观念、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也变得模糊了。有人不辨真伪,有人不知所从,也有人或显或隐地表示认同。对此,我们广大的青年教师要坚守我们的职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我们的教师梦相结合,把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满腔热情与个人成长成才的理想抱负有机融为一体,努力实现属于时代、属于青春的光荣与梦想。
其次,要倡导艰苦奋斗的精优良品质。
《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途中,红军历尽磨难,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红军赢得了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昭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目前,我们的教育事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创新改革的大潮中奋发前行。我们在创新创业,求实求新校风的带动下,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实验室拔地而起。这一系列明智的决策已经为学校的蓬勃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还很突出。比如在年青年教师中还存在贪图安逸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的不愿吃苦、不敢吃苦和拼搏意识不强的现实,作为教育行业的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在学院的发展征程上,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像当年红军那样,勇于正视困难、迎接挑战,以激情、理性和智慧诠释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过硬的本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是教育事业的未来,是教育事业的希望,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和青春誓言来践行学院的发展决策。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作为一段历史,长征已渐渐远去,但作为精神丰碑,长征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后人。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青年朋友们,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心怀崇高的卫生梦想,扬起青春的风帆,坚定无畏地勇敢前行!